《封神榜》:一路走好,永远的姜太公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4-02-06 15:05:58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店长微信,进群领福利!

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

悠悠岁月长长的河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

一个神话就是泪珠儿一颗

聚散中有你

聚散中有我

你我匆匆皆过客

这是1990年电视剧《封神榜》的主题曲《神的传说》,由谭咏麟演唱。

沧桑大气的曲调,磅礴厚重的歌词,有网友是这样评价的:

“这首歌完美地将史诗与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已经尽得封神真谛,独占世间风流。”

这一版《封神榜》,曾是无数人心目中最好的《封神榜》。

纣王、妲己、伯邑考、姬发、周文王、哪吒、比干、申公豹、杨戬......

尤其是当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姜子牙走出来时,好似时光逆转,那一瞬间,耳边响起呼呼风声,3000多年前的烽烟战火漫天而来。

凤鸣岐山,武王伐纣。英雄豪杰、谋臣智士、仙妖魔鬼怪,接踵而起,站上历史的舞台。

在他们身后,飘扬着带血的旗氅,周身漫开马骑战尘,杀声如沸,金鼓喧天。

一个亘古遥远的时代,仿佛近在眼前。

就在前天,6月8日,姜子牙的扮演者,著名话剧表演、导演艺术家,“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95岁。

无数网友为其送别:

“送别姜子牙!一路走好。”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永远的姜太公。”

也许就像《封神榜》最后一幕里,封神大典上,姜子牙分封诸神后,手抚打神鞭,微笑立誓:

永守天门,护祐苍生。

如今他永远地离去了。正是封神之榜,姜公“归位”。

01

从“王润森”到“蓝天野”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这一年,蓝天野已经94岁。

他满头白发,一身黑西装,被搀扶上台,含着热泪,领取了这一殊荣。

大多人都只知道蓝天野是演员,是画家,是人艺老戏骨,却不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地下党员。

蓝天野,原名王润森,出生于1927年军阀混战的时代。

17岁时,他考入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油画系,校长是大画家徐悲鸿。

他原本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谁知却在濮存昕父亲苏民的影响下,与话剧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当时正是爱国话剧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苏民是其中一个剧团的骨干。

他看中了好友王润森声音洪亮、身姿挺拔,就邀请他来排演话剧《日出》。

王润森也由此成为话剧届的新生力量,出演了许多剧目,小有名气。

1945年,王润森阔别多年的三姐石梅忽然回到家乡。

原来石梅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党员。

她这次回来,是为了在北平开展地下工作,并发展党员。

这一年王润森18岁,在姐姐的影响下,也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的日子里,王润森一边出演话剧,一边利用话剧演出扩大党的影响。

同时还担任地下交通员,负责运输情报文件和物资。

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可以用“如履薄冰”四个字来形容。

1948年,北平局势愈发严峻。

王润森受命,掩护这支进步文艺力量,撤回到解放区。

回到解放区后,为免连累亲友朋友,“蓝天野”这个名字由此出世,而“王润森”则不得已地被长久掩埋。

这一掩埋,就是一生一世。

那一辈人,不知还有多少如蓝天野一般,为了革命,为了解放,为了下一代的福祉,隐姓埋名数十载。

不计报酬,不求回应。

02

北京人艺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正式建立。

这一年,蓝天野25岁,成为北京人艺的第一批中坚演员。

说起“北京人艺”,许多人就一个字——“牛”。它被誉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最高殿堂,没有之一。

首任院长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其他编剧还有老舍、郭沫若、郭启宏、刘锦云等。

至于后来我们熟悉的濮存昕、宋丹丹、王刚、何冰、杨立新、冯远征、胡军等,都是北京人艺培养出来的。

1952年,新中国建立未久,一切欣欣向荣。

蓝天野形容当时的自己,“那一年我25岁,标准的青年演员,对未来满怀憧憬。”

此后数十年,蓝天野演绎了许许多多个生动鲜活的角色。

他是曹禺《北京人》里的曾文清,清俊聪颖,温厚善良,然而个性软弱,背负着沉重的封建枷锁。

▲1957年,蓝天野在话剧《北京人》中饰演曾文清

更是老舍《茶馆》里的秦二爷秦仲义,一个民族资本家,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变卖祖业,办工厂,开银号,苦心经营,终于还是落败。

从1958年《茶馆》首演,蓝天野饰演秦二爷这个角色,一演就是34年。

戏里的秦二爷,由风华正茂,走到满头华发、步履蹒跚。

戏外的蓝天野,同样由年轻气盛,走到了花甲之年。

1987年,蓝天野60岁,因身体原因,暂别话剧舞台。

但他的心,从未有一刻离开。

2011年,为献礼建党90周年,巴金的著名剧作《家》重排。

蓝天野再一次登上话剧的舞台,他说:

“这么多年没登台了,当时心里的确有些忐忑,但只要剧院需要,我就要发好光和热。”

排练期间,蓝天野不慎摔伤,手指骨折。

此时他已经84岁,身体大不如前,可他从地上起身后的第一句话却是:

“对不起大家,让各位受惊了。”

第二天,仍旧坚持带伤排练。

在蓝天野那一代老艺术家们的心中,戏比天大。

他们尽心尽力打磨了一部又一部话剧作品,至今被人们奉为经典,靠的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不求名利显达、但求尽责无愧的精神。

03

最好的“姜子牙”

从北京人艺退休后,蓝天野终于有时间重拾年少时的梦想——绘画。

蓝天野绘画作品

绘画、办画展之余,蓝天野在影视剧里塑造了许多个角色。

最经典的两个,莫过于1990年《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以及1990年《渴望》里王沪生的父亲王子涛。

《渴望》蓝天野饰演王子涛

蓝天野饰演的姜子牙,被许多人誉为“最经典”“最好”同时也是“最有仙气”的一版姜公。

初出场的他,须发皆白,却掩不了一身的道骨仙风,身姿挺拔,丰神俊逸。

渭水垂钓,“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看似大愚,实则大智。

一路协助武王伐纣姜子牙导演,悲悯济世,博学多智,始终淡然从容、气韵超然。

因为有了蓝天野的演绎,才让我们相信,《诗经·大雅·大明》里的这段描述,并非妄言虚构: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意思是说:

太师尚父姜太公,就像是展翅飞翔的雄鹰。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讨伐帝辛。到得黎明,便将天下清平。

蓝天野的一生,某种程度上也像极了姜子牙的一生。

姜子牙兀兀穷年,求得天下清明、百姓安居;

蓝天野则将一生岁月,献给党,献给艺术,献给公益。

青海玉树、汶川地震,他都踊跃捐款;得知民营戏剧资金短缺,他当即解囊捐出3万元;为了救治唇腭裂儿童,他将自己的画作义卖......

蓝天野曾说:

“不会演戏的演员演戏,会演戏的演员演人。”

人生如戏,戏又何曾不如同人生?

有的人,戏里过得风生水起,戏外却把人生过成一幕幕闹剧、滑稽剧、悲剧。

而有的人,戏里且醉且醒、能哭能笑、可慧可愚,千姿百态、万种风情,戏外同样大智大勇、有棱有角、可歌可泣,活成一部传奇。

蓝天野,无疑是后者。

【点赞】+【在看】,最好的姜子牙,愿一路走好!所经之处繁花盛开,所到之处万世清平。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