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战神3 第74集团军某旅跨昼夜飞行训练忙,练兵备战不待时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5-05-06 19:00:21

有一根弦,我们时刻紧绷着

鹰击长空风雷动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特约记者 周俊谊 通讯员 许浩杰

旭日东升,岭南大地铁翼飞旋,第74集团军某旅一场跨昼夜飞行训练正在进行。

蓝天之上,一架架战鹰急转拉升、凌厉俯冲;地面塔台,数据奔流,一道道作战指令接续下达。

“忙!”该旅作训科科长谢坚告诉记者,他们刚完成直升机与无人机的通联攻关任务,便陆续展开多场大强度跨昼夜飞行训练。

“练兵备战时不我待,天天都是打仗‘旺季’!”该旅领导说,以往临近节假日,飞行训练主要以补差和强化巩固为主,出现所谓的训练“淡季”。今年开训以来,他们在飞行训练计划中增加战术训练、极限飞行训练课目比重,并合理穿插攻关任务,使“淡季”旺了起来。

风卷云涌,鹰击长空。某飞行编队在陌生地域展开极限飞行训练,飞行教员梁首竞驾驶战机紧贴崖壁绕山飞行。接到长机指令后,他操纵战机“抬头”,以极限航速向上盘旋攀升。

“哪里有制胜‘堵点’,哪里就是训练攻关重点。”梁首竞说,他们在梳理飞行训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大训练攻关力度,通过开展极限飞行训练摸索战机性能边界,提升训练质量效益。

吃过午饭,该旅飞行训练场上再次热闹起来。登上塔台,记者看到,某飞行营正利用复杂地势进行编队战术训练。为规避“敌”雷达侦搜,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展开超低空飞行,突遇陡峭山峰拦住去路。随后,战机以俯仰角接近理论极限值的状态急速拉升。

翻越山坡,战机紧贴山体俯冲。发现“敌”炮阵地后,飞行员迅速建立攻击航线,“击毁”目标。

“这次训练,不少去年刚改装新机型的飞行员也参与其中。”组训的飞行营营长王瑞雪介绍,今年开训以来,他们改变以往训练攻关模式,将战术背景融入基础课目,帮助改装新机型的飞行员快速适应战术训练,大幅提升了训练实效。

夜色深沉,狂风肆虐。该旅夜间飞行训练拉开战幕。

“大风、暗夜等不良条件,提供了实战化训练良机!”该旅飞行指挥员告诉记者,他们深入研究夜战制胜机理,临机导调地对空、空对空火力威胁,倒逼飞行员采取大载荷飞行动作应对处置,进一步锤炼他们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

深夜,随着一发信号弹划破夜空,一架架战鹰陆续归巢。坐上返营大巴,飞行员讨论的话题仍是刚刚结束的训练。车内气氛火热,窗外华灯闪烁,年味正浓……

“战神”呼啸向九天

王文彬 伍双林 解放军报记者 王雁翔

信号弹升空,数十架轰炸机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各点位人员全部到位……新春,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组织跨昼夜突防突击训练。

随着塔台一声令下,该师某团副参谋长李承宇机组率先驾机,驶向起飞线。伴着巨大的轰鸣声,一架架战鹰飞向蓝天。

作为空军首支改装某新型轰炸机的部队,该师近年来瞄准未来战场,一次次挑战训练极限,创下多个首次。

“升空即作战。越是节假日,我们越要绷紧战备弦。”现场指挥训练的该师领导介绍,今年开训后,他们围绕使命课题,针对战略进攻、战场支援、快速反应等核心作战能力组织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

轰炸机刚进入突防航线,便遭到“敌”雷达搜索,战斗机组迅速进行干扰反制。记者翻看训练计划表看到呼啸战神3,1月中旬以来,他们连续组织远海长航时、海上实弹突击等多场次大强度训练。

停机坪上,第一批战鹰返航,机械师陈锋立即过去询问飞行员设备使用情况,并检查战鹰发动机、起落架等关键设备。据介绍,为确保训练紧贴实战,他们在不同航段设置了多种实战环境,全面锤炼飞行人员实战本领。

“不论是飞行员还是机务保障人员,都必须把严实的训练作风作为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来养成。”说话间,飞行人员进入飞行讲评室,立即对训练进行复盘。

“目标虽然命中了,但轰炸模式切换不够果断,战时有可能错过目标。”一个个问题被找出,一个个问号被拉直。

夜幕降临,巨大的轰鸣声又起,又一批战机掠地而起,消失在夜空中……

雪野巡线保畅通

李 爽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刘汉宝

晨光熹微,北疆大地白雪皑皑。

车行雪野,记者前往北部战区空军通信某旅一个位于大山中的偏远连队。

经过一路颠簸,汽车终于抵达山顶。4名官兵组成小分队,正准备执行巡线任务。他们身后,“担当、奉献、作为”6个大字格外醒目。

记者随他们行进在山间,作战靴踩得积雪咯吱作响,到了一处山口,山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

分队长曹坤杨告诉记者,这条线路全长30多公里,故障点大都在隐蔽处,路上还要穿树林、爬陡坡,遇到雨雪天气道路变得湿滑,巡查起来更加困难。

一路走一路巡查。记者看到,因温度过低,官兵的防寒面罩和帽檐上都结起冰霜。

熟悉线路的上士刘帅,每次都走在队伍最前面。

“前方陡坡有枯树枝搭线,维护员上杆处理!”一座山梁前,刘帅发现隐患点。线路班副班长曾伟杰闻令,立即穿戴好装具、背上工具包,爬上数米高的杆顶并绑好拉绳,小心翼翼地锯断树枝。

刘帅走过去,摘下手套,接过捆着树枝的拉绳,在队员们配合下顺利排除隐患。

巡线路上,吃顿“雪野午宴”是官兵的最大享受——找到一个背风向阳处,大家将单兵自热食品拆开后灌入雪水。不一会儿,一顿热气腾腾的“雪野午宴”准备就绪。

无论逢年过节,抑或遭遇狂风暴雪,巡线兵的脚步永不停。红日西垂,官兵踏上归途,茫茫雪野留下他们跋涉的背影……

本文刊于2月17日解放军报01版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