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张一鸣飞书对话引争议,原来他竟玩原神成二刺螈?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5-05-07 21:05:04

这两天,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在其旗下APP飞书中的对话被传了出来,引发了争议。

大家对“上班摸鱼”议论纷纷,而我注意到的点却是——原来张一鸣也玩《原神》啊?难道他也是二刺螈?

没玩过《原神》的,先简单介绍一下:《原神》是一款画风唯美的二次元开放世界手游,aka国产手游之光,因画风和玩法与老任神作《塞尔达传说》相似,又被称为“手机版塞尔达”。

在9月底正式上线之后,《原神》成为今年手游行业最大的黑马,日均吸金超过600万美元,仅次于腾讯的《王者荣耀》。

而在海外市场,《原神》更是力压腾讯,成为最赚钱的中国出海手游,还顺带拿下了苹果/谷歌商店的年度全球最佳游戏头衔。

根据统计数据,《原神》是最赚钱的出海手游

第一次有中国开发者拿到这个奖项

作为手游界氪金王者的腾讯,面对《原神》屁股也坐不住了。根据财经媒体《晚点》的报道,今年下半年,腾讯曾经找到《原神》开发公司米哈游,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offer。

不曾想米哈游有钱任性,拒绝了这个无法拒绝的offer。

无法拒绝?我拒绝!

这么硬气的创业公司hin少见

由此可见,张一鸣玩《原神》可不是因为沉迷二次元,而是要将其作为商业样本研究,为字节跳动日后进军手游界探路。

连大佬们都在悄悄研究的对象,我们自然不能放过。

咱横发会今天就来盘盘《原神》,以及幕后推手米哈游の发家史。

《原神》自发行以来争议不断,总有人指责《原神》是在抄袭老任的《塞尔达传说》,甚至有人将肖战和原神组合在了一起,创建了多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微博话题,比如#肖战指责米哈游抄袭塞尔达#。

原神(右)对比塞尔达(左)

与此同时,许多肝了十几小时《原神》的老哥们却直呼真香。

虎扑老哥直呼真香

连权威游戏测评媒体IGN都给出了9分的超高分测评,并给出了如下评价:

惊艳的开放世界加上令人难以自拔的探索,造就了一场出色的动漫风冒险之旅。

《原神》到底是什么水平?为了一探究竟,身为塞尔达玩家的我也下了个《原神》,肝了一下午。

不吹不黑地说,《原神》的美术和配乐,都达到了手游界顶级的水平,如果放在二次元游戏的类别里,更是找不到能跟它打的。

有时候走在路上,看看风景也是一种享受。

国外玩家被美哭了

游戏内容用料也很足,肝上几十小时没什么问题,相对一款隐性氪金免费游戏来说已经十分良心。

游戏玩法和画风上,借鉴《塞尔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原神》也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比如多人物角色切换),算是一种有灵性地抄(说好听点就是致敬),与像素级模仿有本质区别。说起抄《塞尔达》,育碧新作《渡神纪芬尼斯崛起》抄起来比《原神》狠得多。

育碧新作《渡神纪芬尼斯崛起》才是《塞尔达》的像素级模仿

从游戏性来说,《原神》自然远远不如《塞尔达》,不过这也情有可原。一方面,硬件层面手机没有游戏手柄那么多的按键,不允许太复杂的操作;另一方面,《塞尔达》在游戏性方面本来就是天花板式地存在,一般游戏能达到它六七成的水准已经谢天谢地。

那么《原神》的口碑为何如此撕裂呢?

这是因为不同玩家群体的衡量标准不同。对于主机游戏(包括)玩家来说,《原神》并不出彩,因此它对《塞尔达》的模仿就会格外刺眼。而在手游玩家眼里,《原神》又是吊打一切的存在,不花钱能白嫖到类似《塞尔达》的游戏体验,自然值得吹爆。

主机游戏玩家与手游玩家碰到一起,免不了一场撕逼,但是大家说的似乎又都对。

如果说从玩家角度来评价《原神》仍然充满争议,从商业角度来看,《原神》无疑是成功的。

其实米哈游的创始合伙人大伟哥很早就在公开场合说过:

我们做的就是商业游戏。

《原神》就是一款极其成功的商业游戏,日入600万美金,它已经用超强的吸金能力证明了自己。

《原神》为何能在商业上取得如此成功?在此我们横发会来献上独家分析:

首先,《原神》有现成的作业可抄,塞尔达模式已经经过市场验证。此前《塞尔达》已经在全球卖出了几千万份,属于游戏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爆款。在手机端做一款类“塞尔达”游戏,在前人基础上做一些微创新(比如加入联网功能,提升画质),风险小,收益大,能卖爆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原神》用了招降维打击,用主机游戏的高标准来做手游。主机游戏中的七分选手放到手游之中,就成了最能打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手游玩家的数量远远多于主机玩家(毕竟主机不是人人都有,手机却是人手一部),通过好口碑将盘子做大,想不赚钱都难。

Last but not least,《原神》在立项之初就放眼全球市场,铁了心要发老外的横财。在游戏之中,既有欧式风格的城堡,也有中式风格的亭台楼阁,在人物设计和对白上也是兼顾到了不同国家玩家的口味,玩起来绝对没有文化隔阂。在市场推广上,《原神》更是做到了本地化营销,比如将广告都打到了英国、德国、日本的地铁站里。

什么叫国际化地推啊?

《原神》这么牛逼,幕后开发商“米哈游”是什么来头?

这又是个技术宅改变世界的励志故事。

米哈游又被玩家们戏称为“米忽悠”,由蔡浩宇、刘伟、罗宇皓三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85后理工科宅男创立。

三人在上海交大本科阶段因为共同完成大作业而相识,又因为都喜欢ACG(动画、漫画Comic、游戏Game)才走到了一起。

从左到右:蔡浩宇、刘伟和从未露过面的罗宇皓

他们的第一个项目是主打Free 的开源文学社区,这个项目让他们在中科院技术创新大赛中赢得了20万奖学金,也是他们的第一桶金。

而后,蔡浩宇(日后成为米哈游掌门人)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实习,与刘伟和罗宇皓萌生了做出一款自己喜欢的游戏的想法。

他们自己开发了一个游戏引擎“”,然后跑去跟公司制作人描述了自己想做2.5D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的牛逼计划。制作人听完,觉得小伙子很有想法,然后拒绝了他们。

游戏引擎的名字来源于《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葛城美里

不愿放弃的他们,又带着用“”游戏引擎开发的Flash小游戏《娑婆物语》,参加了“首届麻球Flash游戏开发大赛”,成功拿到了校园组的冠军,获得了由盛大游戏提供的3万元奖金。

蔡浩宇的《娑婆物语》,现在还可以在4399上玩到

这样一批游戏鬼才,盛大游戏当然不会放过。于是,盛大游戏提供了资金和技术,蔡浩宇和团队做技术研发,一起合作开发了《泡泡英雄》小游戏。

《泡泡英雄》小游戏

盛大游戏甚至动了收购蔡浩宇团队的念头,但蔡浩宇团队自然不甘心只做打工人,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做一款自己的游戏才是他们想要的。

于是,2011年1月,蔡浩宇、刘伟和罗宇皓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宿舍内,成立了米哈游工作室,也喊出了那句口号——“技术宅拯救世界”,这与硅谷大佬们在车库里创业一样励志。

2011年末,米哈游耗时半年做出的第一款游戏《Fly me 2 the Moon》正式上线,在Apple Store上走付费下载模式,18元下载一次,一个月就有了3000下载量。

这是一款集敏捷、飞行、动作、解谜和闯关于一体的萌系美少女小游戏

2012年2月,蔡浩宇、刘伟和罗宇皓正式成立了米哈游公司,拿着上海市科创中心提供的10万元无息贷款和免费使用半年的50平米办公室,三人开始寻找天使投资。

但那时手游并不火,二次元?Who cares。有投资人愿意给米哈游投资,但要求米哈游去做市场上受欢迎的三国题材或武侠主题游戏。

“你老惦记你那ACG干啥玩意儿?”

米哈游团队果断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坚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好在《Fly me 2 the Moon》的成绩还不错,米哈游拿到了100万天使投资,用这笔钱做出了日后响当当的《崩坏学园》系列。

创业初期的米哈游小团队

有了革命的本钱,四个死宅组成的游戏团队开始了圆梦之路,一个人充当CEO,剩下三个人分管程序、策划和美术。

2012年11月,《崩坏学园》诞生了,在91平台进行了首测(此91非彼91)。

结果,因为想要讨好玩家而整了点“带颜色”的活儿,被ios端以“色情暴力”为由拒绝上架,这可把米哈游团队给愁坏了,几经修改才终于上架。

因为被苹果拒绝上架,蔡浩宇疑惑地在微博上发问

2014年,《崩坏学园》在Apple Store上开启了免费下载。但《崩坏学园》的数据并不理想,在Apple Store上仅有七八十万用户,日活跃用户数量不到十万,蔡浩宇甚至在一次演讲中称《崩坏学园》为“屎游”。

没掀起多大浪花的《崩坏学园》

说白了,《崩坏学园》就是一款“美少女打美少女僵尸”的动作射击游戏,想让玩家氪金,那就要不走寻常路。

先把游戏里的武器做它个几百把,人物角色也多做几个,给人物穿的衣服,做它个几十套。哎,要让玩家“为爱买单”,让他们花钱买心理愉悦。

这成了米哈游后续氪金二次元游戏的雏形。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验证,米哈游便开始准备打造《崩坏学园2》,将核心玩法和美术大大提升。

这部《崩坏学园2》成了米哈游的翻身之作。

2014年1月,在91平台踩过雷的米哈游,将《崩坏学园2》的安卓内测放在了当时还“年轻”的B站上。事实证明,这一步走得很正确。

《崩坏学园2》的成功,除了优秀的制作之外,B站也占了一份功劳。因为B站是二次元群体的核心站点,米哈游成功找到了与玩家群体相匹配的渠道,同时也推动了B站在游戏领域的进程。

2014年3月,《崩坏学园2》在Apple Store上线,并在第二天登上了Apple Store付费榜首位,得到了大量的媒体曝光,《崩坏学园2》赚足了眼球。

上线第一个月,《崩坏学园2》就有了一千多万元的流水。而当时,米哈游团队依然还是那四个人,只不过办公室大了一点。

有财经媒体统计了一下,《崩坏学园2》从2014年3月上线到2017年6月30日,充值流水累计超过10亿元。

玩法和美术大大提升的《崩坏学园2》

靠着“崩坏”的IP,米哈游彻底支棱起来了,成为国产二次元游戏的领头羊,也成为拥有数百人团队的游戏公司。

不用再为生存而发愁的米哈游泡泡战士僵尸模式,也没有被一夜暴富冲昏头脑,米哈游的团队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要把“崩坏”系列的第三部做成3D的。

2015年6月,米哈游开始连载漫画《崩坏3rd》,为游戏《崩坏3》进行预热。2016年,《崩坏3》正式公测,凭借更加绚丽的游戏画面和别具一格的操作系统,《崩坏3》让米哈游跻身国产手游厂商的第一梯队。

同时,《崩坏3》也成为米哈游的新营收支柱,《崩坏3》自2016年至2017年的营收从1.5亿元增长到了10亿元。

《崩坏3》还推出了动画短片

2017年3月,米哈游递交IPO申请公开招股说明书,计划募资12.22亿。财报数据显示,米哈游2017年上半年营收5.879亿元,净利润4.47亿元。

米哈游从2015年到2017年,每年的毛利率均在90%以上,超高的毛利率让人不禁感叹,还是做游戏赚钱呐。

当初给米哈游投了100万的公司,如今仍然持有着米哈游15%的股权,怕是早就乐开花了。

而米哈游的财富密码,B站的一位老铁也给出了相当贴切的答案。

自己就是一群死宅所以知道用户会为什么氪金

米哈游的三位创始人,以自己的爱好和技术,为玩家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经典之作。玩家们爱的不只是米哈游的游戏,更爱他们“技术宅拯救世界”的精神。

作为一家十分年轻的游戏公司,米哈游一直在成长,纵使有再多的争议,背后也有一群忠实的拥护者。

它的成功给每一位心怀梦想年轻人带来启示:

设计/视觉:小李老师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