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霸篇讲解:王霸并用主张及26则名言名句分七期呈现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5-05-10 15:58:26

视频原文:

下面讲《荀子》第十一篇《王霸》篇。《王霸》篇主要讨论了如何成为王者和霸者,提出了“王霸并用”的政治主张,认为王道与霸道虽程度不同,但无本质差别,可以并用。荀子的这一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自秦汉以后,没有不主张王霸并用的。《王霸》篇共有名言名句26则,将分七期为大家讲解。

《王霸》篇第一条名言名句名段:

【原文】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王霸天下,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qí)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愍、宋献是也。

【释义】利用:指利器,有力的工具。利势:指最有权力的地位。道:指治国之道。持:指把持、掌握。累:指祸害。及:指达到。綦(qí):指达到极限或极度状态。索:指寻求。匹夫:指平民百姓。

【译文】国家是天下最有力的工具;君主处于天下最有权力的位置。如果君主掌握了治国之道来管理国家, 国家就会非常安定和荣耀,成为积累美名的源泉;(反之)如果没有正确的治国之道,君主就无法治理好国家,国家就会非常危险、祸患无穷,(那样的话)有君主还不如没有,(一旦君主失去君位,大势已去)要想成为一个普通百姓也会成为一种奢望,齐湣王、宋献公就是这样的人。

《王霸》篇第二条名言名句名段:

【原文】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译文】治理国家的人,确立了道义就能称王于天下,确立了信用就能称霸于诸侯,一味玩弄权术谋略,国家就一定会灭亡。

《王霸》篇第三条名言名句名段:

【原文】綦(qí)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

【释义】綦(qí)定:指政治基础非常稳固。

【译文】政治基础稳固了,国家就安定了;国家安定了,天下就太平了。

《王霸》篇第四条名言名句名段:

【原文】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xiàng)方略,审劳佚,谨畜,修战备,齺(zhuó)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

【释义】非本政教:指不以政治教化为根本。非致隆高:指不是最崇高礼法。非綦文理:指礼义法度还不十分完备。乡(xiàng):在这里不念乡,念“xiàng”,指崇尚。方略:指方针、策略。劳:指劳累。佚:通“逸”,指安逸。畜:指积蓄。齺(zhuó)然:指牙齿上下相合,这里指上下一致。

【译文】他们虽然没有把政治教化作为立国之本,没有达到最崇高的政治境界,没有健全的礼义制度,也没有一整套稳定笼络人心的办法;但他们注重方法策略,不过度使用民力,注意使民众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积蓄物质财富,加强战时物质储备,君臣上下互相信任配合,就像牙齿咬合那样紧密无间,如此一来,天下也就没有任何人能抵挡他们了。

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