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干活”,都是靠大模型取得成功?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4-11-05 10:01:28

四个月后,所有的人形机器人开始“跑”进这个领域。

8月21日至8月25日,在为期五天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27台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创下历史新高。毫无疑问,人形机器人是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主角,吸引了外界大部分的关注。

“擎天柱”和“天宫1.2 MAX”,照片/在北京发布

北京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全新升级的“天宫1.2 MAX”穿梭行走在各个展位之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在玻璃橱窗里继续展现“冷酷”;还有一位穿着红色斗篷的“悟空”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事实上,这就是玉树科技推出的G1量产人形机器人;展位上展示了优必选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奥迪RS5轮胎现场检验质量;乐居“夸父”人形机器人基于OpenHarmony,搭载华为盘古体现智能大模型,现场演示叠衣服、洗碗、做华夫饼等家庭活动;

悟空皮肤的G1人形机器人,图/微博

难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感叹,“去年都是(机器)狗,今年都是(机器)人”。

具身智能和商业化尝试的进展,让我们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看到了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和“商业化元年”的迹象。但人形机器人终于到了爆发的前夜吗?

具身智能「踏进」社会,从进厂「打工」开始

“人工智能有身体,人形机器人有大脑。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实践。”人们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或者更具体地说:具身智能,具有物理智能的通用机器人一定是人形机器人。

持有类似观点的顶尖技术专家和科技巨头领袖还有很多,包括李飞飞、马克思、黄仁勋等。除了从人类进化史和机器人技术的角度论证这一观点之外,还有另一个角度该认为,人形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最佳载体”的核心原因是:

现代人类社会是为人而设计的。

总之,从建筑到工具,从规则到任务,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从人的角度设计的,而且大部分是直接面向人类本身的。因此,尺寸和结构与人类相似的仿人机器人可以无缝地嵌入到人类社会中,执行送货、施工和各种服务。

这在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展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能看到。

图/你必须选择

本次大会期间,人形机器人公司UBTECH首次公开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现场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模拟车间质检、分拣、运输等方面的能力。在其中一场会议中,优必选Walker S人形机器人对奥迪RS5的前后轮胎进行了质量检查。

太棒了!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干活”,都是靠大模型取得成功?

据介绍,Walker S通过安装在全身的摄像头实现毫米级螺栓检测。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使得螺栓检测准确率超过99%。检验结果可实时反馈至本地管理系统并直观显示,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递送。

这并不是人形机器人第一次进入汽车工厂。

2022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首次亮相时,马斯克就明确表示“擎天柱”未来将在特斯拉工厂“工作”。今年5月,特斯拉发布视频显示,第二代“擎天柱”已经开始将——号电池分拣进工厂,并将电动汽车电池单元准确分配到卡槽中。

特斯拉甚至不是第一个。

今年2月,蔚来汽车在其工厂的装配线上测试了UBTECH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主要用于汽车门锁、安全带、大灯罩等质量检测。 OpenAI、Nvidia、微软共同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其Figure 01人形机器人搭载了GPT- 4o,后来被宝马引入制造工厂。另一家仿人机器人初创公司Apptronik正在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计划将其仿人机器人Apollo引入梅赛德斯-奔驰工厂。

图01 搭载GPT-4o,图/图AI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开始量产。玉树科技在本次发布会上展出了量产版G1人形机器人,售价9.9万元起,面向个人用户发货。同样参加本次大会的Agibot在8月的发布会上宣布,其双足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1月开始量产。

从这些变化来看,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正在集体走向量产和商用阶段,而这背后的关键之一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驱动力。

「大脑」与「身体」共同发育:具身智能不止大模型

1950年,被后人称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首次提出“体现智能”的概念。相反的概念是“无形智能”,香农等人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将其定义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模型的技术进步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也让黄仁勋和更多人相信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事实是否如此,我们还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模型一直在加速机器人“大脑”的发展,让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能够更好地思考出正确的答案和行动,也让人形机器人“感知” “决策-执行”链条能够完整地贯穿。

与此同时,大型模型的技术进步也让机器人公司区分出“大脑”和“身体”两条发展路线。比如,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科大讯飞明确表示,其目标是依托大机型技术优势,打造机器人“大脑”,“推动机器人产业‘脑力’升级”。 ”

图/科大讯飞

相比之下,玉树科技更注重“身体”而非“大脑”。

太棒了!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干活”,都是靠大模型取得成功?

我们需要知道,与人工智能的常见概念不同,具身智能要求机器人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则以及各种物理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并能够通过机器人的行为直接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 “身体”。

玉树科技展出的量产版G1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加速奔跑,还可以单腿跳跃、旋转跳跃、上下楼梯。它还表现出相当好的抗推和绊倒能力。

G1量产版,图/御数科技

尺寸更接近成人的H1人形机器人(身高180cm)也亮相了本次发布会。它是全球首款支持原地后空翻的电动人形机器人。它还打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移动速度的世界纪录,可以达到3.3m/s(近12km/h)。

在GTC大会上亮相,图/NVIDIA

可以说,当前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是大模型带来的“大脑”的升级,也离不开“身体”的迭代和进步。

但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我们是否可以说,人形机器人距离“iPhone时刻”已经不远了呢?

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还有多久?

御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星星在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距离“iPhone时刻”还很遥远,预计需要三到四年左右,不超过最多五年。但即便如此,他也承认玉树科技不会“全部做人形机器人”,而是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两条腿”走路。

诚然,人形机器人是本次大会的绝对主角,也是现阶段外界最关注的机器人类型。然而,人形机器人要取得成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董事长傅盛指出,人形机器人目前还存在易摔倒、成本和能耗“三大问题”,距离真正的产业化应用还很远。事实上,世界机器人大会不仅仅是人形机器人,还包括宠物机器人、手臂机器人以及适合不同场景的更专业的机器人,也引起了很多关注。

宠物机器人,孩子们的最爱,图/微博

用户评论

自繩自縛

太震撼了!我都没见过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在工厂工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感觉以后机器人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越来越像我们人类。<br/>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墨断笺み

大模型太厉害了!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若他只爱我。

原来人形机器人能干成这样!我有点儿期待未来世界的样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这新闻看下来,感觉科技真的是越来越让人惊讶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橙橙。-

机器人进厂打工真是太牛了吧!我想了解一下这个大模型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科技进步真快啊,以前机器人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现在居然可以像人类一样干活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这篇文章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如果机器人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繁重的工作,那我们就更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让人期待,也许有一天我们就能与机器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机器人进厂打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减轻一些人类劳动负担,想想都觉得很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希望科技发展能够造福更多的人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文章的标题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点击进去看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大模型这词听起来好酷炫啊!我想知道它具体能做什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看完这篇新闻,我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感觉世界变得越来越神奇了 !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机器人进厂打工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到人类的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或许以后我们可以把机器人当做我们的朋友和伙伴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这让我想到最近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机器人主题,感觉现实版的机器人已经很接近了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真的是太牛了!这个大模型简直就是个天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未来可期! 我相信科技会带给我们更多美好的变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