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完结半个月,豆瓣评分9.4分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4-04-27 16:03:18

今年五一,有人选择出门看风景打卡景点,有人选择涌向影院,还有人窝在家里,一集接一集追着《漫长的季节》停不下来。

《漫长的季节》有多火?多个话题词冲上热搜。

三年前,同样由辛爽执导的《隐秘的角落》让人们记住洗脑童谣《小白船》和爬山梗,三年后,《漫长的季节》刷新近几年国产剧高分,最后一集播完当天,该剧在豆瓣的评分涨至9.5分。完结近半个月后,《漫长的季节》在苛刻的豆瓣网友那儿守住了自己的“神级”评分——9.4分。

有网友直言喜欢最后一集 “往前看,别回头”的设定,“一切都有了交代,马队终于了了心结、沈墨复仇了、王响心结解了、和巧云在一起加上王北又组成了一家三口,很好我要开始二刷了。”

你也准备二刷了吗?

点开第一集

王响拉响火车汽笛那一刻

一幅鲜活的东北生活画卷铺开了

那是一代东北人的生活记忆

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也徐徐展开

漫长的季节里有什么?

围绕1998年的一桩凶杀案,编织出一个横跨将近二十年的故事。《漫长的季节》分别从1997年、1998年和2016年三个时间线交错叙事的方式,勾勒我国东北地区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不同人物的执着、改变与自我和解。

故事从秦昊饰演的龚彪,新买的二手出租车被套牌娓娓道来。因套牌车肇事逃逸导致自家出租车被扣,为了早日提车,龚彪请来了同为出租车司机的姐夫王响(范伟饰演)帮忙。在追查套牌事件的过程中,王响发现了疑似18年前一桩碎尸悬案的嫌疑人,而他儿子的离世正与此案有关。王响决定将旧案追查到底漫长的季节豆瓣评分,并请出当年侦办此案的退休警官马德胜……

《漫长的季节》并不是一部能让人立刻“上头”的剧。前几集节奏并不快,三条时间线的切换会让观众恍惚剧情的方向, 剧名里埋藏的谜题要到最后两集才能解开。作为一部悬疑剧,《漫长的季节》重点并不是推理,而是对大时代下小人物命运的细细描摹。后劲是在临近收官时展现出来的。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漫长的季节》从开播到收官,热度稳步爬升,会员收官日当天热度全网第二,#漫长的季节 封神#当晚随即登上热搜第一。

复杂的人物群像在《漫长的季节》中撑起了小城桦林,在那个拥有“悬疑”外壳的故事里,观众们看到了呼啸而过的时代,看到了不同家庭的日常或不幸,也看到王响、龚彪、马德胜、沈墨们的命运。

故事的成功,演员们的表现功不可没。

范伟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演活了一个中年丧子丧妻,但为了追查儿子死亡真相愿意付出一切,颓废中带着固执的老男人。第一集的最后,面对已经故去的儿子幻影,上一秒范伟还笑嘻嘻地说,“爸给你盛饭去”,下一秒脸就黑了,死死抓住了儿子湿漉漉的手腕,情绪转化之快,之精准都令观众折服。

秦昊则再一次贡献了毁容式演技,出演了一个四十多岁油腻中年男,一事无成还偏偏自以为是,满嘴跑火车,穷得要靠老婆,在外面又爱聊骚。

为了演好这个油腻的中年男人,秦昊甚至为自己添上了“双下巴”“啤酒肚”,颜值简直令粉丝不忍直视,“秦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辛导手里?这次是在油腻和秃头中选择了发福。”

秦昊的妻子伊能静在回应双方不互动的谣言时,还专门提到了秦昊曾为这部剧增肥增得很辛苦,“看他短时间吹气球的胖再看他泄气球,毅力坚强是最好形容”,但是幸福不会白得,苦也不会白吃。

有网友高度评价该剧,“在东北式幽默风趣的语言与生活中,谱了一首时代浪潮下的小人物的命运悲歌,那种中年失意的,认命的,一生执拗的,被命运裹挟的,漫长的人生宿命感”。

更有观众大赞,“国产剧的希望又回来了,镜头美、人物真、演员好、剪辑配乐极具创意,剧构摄制思路难得一见……不是所有精致剧集都要硬凹苦大仇深。”

命运

在漫长的季节里交织

“一个老年人被困在一个季节里”,这个新鲜的视角最先吸引了辛爽。在前作《隐秘的角落》里,他从三个小孩的视角看世界,现在他用三个失意老年人的视角讲述他们如何在一个大时代里与命运迎头相撞。

“我们在讲一代人的一生是如何过来的。”导演辛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漫长的季节》的主题“关于时间。时间是怎么平等地穿过每一个人,怎么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最终又怎么把这些痕迹都抹掉”。

人物在不同时间线索里的命运得到了深化与舒展,拉开时间维度,看命运沉浮,“命运才是最悬疑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发一张什么牌。这也是我最想表达的主题。”辛爽说。

“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这首诗《漫长的》在剧中反复出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寓意。第一次,是王响进了王阳的屋,拿过儿子的本儿,抑扬顿挫地念起来,演员范伟在这里有一段幽默感十足的发挥,他教儿子写诗要“合辙押韵”,他说:“儿子,诗歌这玩意儿,第一句打个响指吧,第二句应该是吹起小喇叭。”20年后,已经失去儿子的王响温情脉脉地再次念起这首诗时,却让人潸然泪下。

有一场重头戏是王响、龚彪和马德胜在KTV里唱歌、热舞,三人第一次在剧中聊起了“命运”。“我们在老的时候,我们不愿意被命运给摁在地上摩擦,我们都还是想跟命运掰掰手腕。”在一次次克制之后,他让人物在这里做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命运才是最悬疑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发一张什么牌。这也是我最想表达的主题。”辛爽说。

漫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

在最后一集里,范伟老师饰演的王响用一句独白给出答案——“这个秋天这么长,像过了一辈子似的。最后,漫长的秋季终于过去,大雪落下。”

本片导演辛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剧名《漫长的季节》,实际上,指的是秋天。这里是刻意在营造一种“反差感”。在东北,秋季不仅不是最漫长的季节,恰恰是四季中最为短暂的!

《漫长的季节》的原著,名为《凛冬之刃》。从“冬”改为“秋”,其实反映了导演辛爽及主创团队的心思——他们不想把这部电视剧简单塑造为一部刑侦剧,而怀着一份悲悯、一份温柔,他们希望给剧中人物更多完整的弧光,以此反映在时代洪流中,东北大地发生的点滴变化。

与一些作品中单纯的“善恶对立”的描写不同,你可以从沈默、傅卫军、王阳身上看到经历“下岗潮”等事件后,时代留下的痛惜;王响、龚彪、马德胜组成的东北老年喜剧天团,除了贡献诸多搞笑桥段以外,也让人看到,当迈过人生的沟沟坎坎,总有人依然能保留着的,那份可贵的善意。

对人如此,对东北大地也是如此。辛爽将剧中的时间背景进行了调整,抛弃最能够代表东北的冬季,而选择在秋季——虽然短暂,但气温宜人、风光明艳。特殊的天气气候给影视剧打下了特殊底色,更为剧情的发展留下诸多铺垫。在这里,天气气候不仅是画板,有时也是画作本身。

在《漫长的季节》中,秋日里的玉米地是开端,也是结束。年老的王响查清了儿子的死因,也放下了多年的心结,他站在玉米地中,大喊了一句:“往前看,别回头。”

这是王响与自己的和解,也是对东北的隐喻:无论辉煌还是阵痛,都已经成为过去。振兴东北,需要“往前看”,需要凝聚人心,需要治理方式和社会观念的更新……

唯如此,能让冬天更短一些,美丽的金秋更长一些。

《漫长的季节》到底高在哪?

对此,人民网评点评:

每一个陈设细节都透露着人间烟火气,巧妙结合幽默元素和紧张氛围,所谓生活悬疑,并非在悬疑套上生活外壳,而是将悬案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城市的变迁描摹得淋漓尽致。

或许,悬疑剧也不用千剧一面,节奏可以有张有弛,画面也能温暖明朗。

剧情已完结,悬疑已落幕。凶手是谁、真相是什么,很重要,但是与此同样重要,甚至影响更为深远的,是被牵扯进案子里的那些活生生的人、那座活生生的城。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