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我是手机控,如何引爆互联网七字诀

来源:优游网责编:网络时间:2024-05-09 00:07:13

2008年,雷军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创始人团队一共有七位成员,分别是雷军、林斌、周光平、黎万强、刘德、黄江吉、洪锋。

2011年8月,小米在微博上做了一个营销活动:我是手机控。当时的没人知道小米,如何引爆口碑呢?让用户晒自己用过的手机。小米就开发了一个“我是手机控”的页面生成工具,一键就可以生成一个专属自己的手机编年史,再点击“分享”就可以发到微博上。这个活动当天晚上一上线,转发就突破了10万次。据统计,“我是手机控”话题在新浪微博上有超过1700万条讨论,而小米没有花一分钱的广告费。

2011年9月,小米开启30万部手机网络预订活动,我成为其中之一的用户。当时小米手机屏幕大,配置高,宣传亮点多多。2011年12月份,我拿到了小米手机,当时觉得很棒,在讲台上也向同事们推荐了,好几位开始在周二进行抢购,后来还真有成功的。

虽然小米手机像素比当时苹果手机像素更高,但拍照效果与苹果手机差距比较大。可见小米手机配置高的卖点是经不起推敲的,但小米手机销售得非常好,购买者很难手机,那时候小米推出F码,有此码者可以直接购买手机,所以F码也有了交易有了价值。

有人说小米是饥饿营销,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资源的短缺,没有那么多的资源,诸多厂商不愿意给小米供货,这么优秀的创业团队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初期是最难的阶段,因为雷军没有做过手机,没有行业经验,甚至没有硬件经验,找了几个行业的人士就直接做手机,让那些手机零部件厂商充满质疑。但两年之后,小米手机销量达到2000万部,数据的力量发挥作用,资源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

米聊这款产品没有占据市场,这款比微信更早而且内置于小米手机的应用竟然没有火起来,而微信这位后来者占据了整个市场。2018年米聊APP上线,2019年更新过几次,小米并没有放弃米聊,希望5亿用户中有多一些的人喜欢米聊,如果日活能够过亿,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雷军的七字诀,成为取代微信的社交工具也是可能的。

2012年好多企业开始学习小米模式小米f码生成器,包括华为公司,传统企业也向小米学习。

小米在2013年已经发布了小米电视和小米盒子,随后在2014年发布了红米手机和小米手环。但华为手机在2014年已经超过小米手机,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一直领先小米手机,并且拉大差距。

雷军少年成名,天才级的技术极客,有智慧有行动,在金山做到一把手的位置,但金山从早期的优秀企业被轮流为二流企业,而作为掌舵人的雷军自忖只差一个风口,找到后就会成为那只飞天的猪。

18岁的雷军读大学一年级,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硅谷之火》。这本书对雷军的后20年人生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书里讲述了乔布斯这些硅谷英雄创业的故事。看着这本书后,我的内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烧,激动得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接着我就在旁边的体育场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难平静。在武大操场一遍又一遍地走的过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梦想——日后一定要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后自己一定要做个伟大的人。

2008年雷军开始人生新的思考,他深度研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作《引爆点》,他希望能够创造一家企业并且运用《引爆点》的理论,让这个产品流行起来。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之后,发现手机市场存在蓝海,如果做出一款优秀的手机产品有可能将此行业冲开一道大裂口,并且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但手机行业对雷军是陌生的,他接触了魅族手机,黄章后来说雷军有企图是正确的,因为雷军与他见面是看到魅族手机外形和系统做得都不错,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至于投资那是托辞。

雷军甚至自己一个人做肯定没戏,所以开始寻找和建立小米的梦之队,组建了小米七人创业团队。在这一点上,罗永浩准备严重不足,越做越难,最终耗费了投资人的重金,最终将手机转卖给字节跳动(今日头条)。耗尽了自己七年多的时间,还嘴瘾的说不是自己好面子,也不是情怀问题,是觉得自己喜欢手机行业,但他把很多人拖入了泥潭中多年,没有反省,没有自责,没有道歉,已然没有了底线。我不会为之惋惜,他不过是个相声演员或者脱口秀玩家,从事娱乐媒体更合适一些。

2014年家人用我微博参与小米活动居然中了一部红米note手机,2015年我家购买了小米电视,2017年买了两个小米摄像头和两个小米净化器,之前还买过两个小米手柄,并多次购买了小米电池。一些产品不是小米品牌,而是有自己牌子,这是小米控股或者收购的企业,目前超过100家这样的公司,已经形成小米生态链企业群。

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小米之家三足鼎立,商城是生态链企业产品,有品包括外部更多生活类产品,小米之家目前已经近400家,坪效是每平方米面积能创造的年收入,小米坪效达到27万,仅次于苹果40万。

制造+营销+用户,三位一体化运营,制造和营销,制造能力中国优势越来越明显,但创新偏弱,营销偏弱,小米用营销撬动制造,聚集更多庞大的制造企业,直接提供产品或者按要求制造产品,在商城、有品和小米之家进行营销。小米营销做得也很不错,因为产品多,推广渠道就非常多,覆盖用户体量巨大。目前用户是小米的短板,早期小米用户是通过黎万强参与感的方法进行吸引和凝聚,MIUI和小米论坛都是没有花钱做起来的,创造了奇迹,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绝招已成过去。用户多,铁粉少,黏度低,价值连接少,成为新的突破点。

小米在硬核产品无法与华为抗衡,在当下产品是1的情况下,小米再痛也无法改变,只能走好自己的路线,那就是产品生态链发展,目前有些朋友认可认可小米有品,相信这里销售的产品是质优价廉信任度高,节省选择时间成本,有需要下单即可。小米彩虹电池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电池首选,相信以后购买东西也会来小米来看看。

小米生态链发展模式不是雷军当初创建小米的思路和初衷,但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大也需要做强,就必须不断做出调整和取舍。如果小米能够像苹果那样获得低成本,高利润,大销量,就完全不用走这条路,但优秀的公司太多,竞争无处不在,没有太多制造优势的小米只能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轻资产重运营,将终端极致化。今天的雷军相比十年强已经是真正的成功了,地位升级了两格,功力也增长了两级,成为中国商业影响力极大的人物,但未来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终端极致化还没有哪家企业做到过,终端关键在于用户关连接,强弱适中,自然生长为新口碑和新营销的作战单位。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